
《植物生长调节》教案
教学目标:
1. 认识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条件的关系。
2. 掌握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特征:固定CO₂、生成O₂、释放CO₂。
3. 发展学生观察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增强科学探究精神。
活动准备
- 教具:
- 课件(图片或视频):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变化;
- 多张同一植株的不同部分(如不同枝条的叶片),供学生观察;
- 照相机、胶片、放大镜、黑板等工具。
- 文具:学生每人一个装满泥土的小篮子, optionally带一些枯草或落叶。
活动过程
一、导入环节
- 提问:
(1)什么是光合作用?
(2)植物为什么需要光合作用?
(3)你们知道哪些动物是野兽吗?
教师小结:
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₂,生产氧气,并释放二氧化碳。这是他们为了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所需的能量和物质来源。
二、观察与记录
- 记录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叶子:
- 教师将同一棵植物的不同枝条或叶片呈现在黑板上,分成两组:白天和夜晚的条件。
-
每组各选几片叶片,放置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。
-
观察与记录:
- 学生根据课件或视频观察植物叶子的变化,填写下表:
| 条件 | 光合速率(O₂固定量) | CO₂固定量(CO₂释放量) | CO₂释放量(CO₂吸收量) | O₂生成量(氧气) | O₂消耗量(被排出) | 总的光合作用变化(O₂总量增加或减少) | 结果 |
(例如:白天比晚上快,因为二氧化碳固定更多。)
教师讲解:
- 光合速率与光照条件有关,不同光照下植物的光合速率可能不同。
- CO₂的固定量越多,O₂生成量就越大,CO₂释放量就越小;反之,CO₂固定量越少,O₂生成量和CO₂释放量就越大。
三、分析与思考
- 问题引导:
(1)为什么白天比晚上植物的光合速率快?
(2)光合作用的变化是植物为了适应不同光照条件而发生的身体反应吗?
教师小结:
- 光合作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变化,这是生物体为了适应环境而做出的进化选择。
- 植物通过调整光合速率来获取能量和物质来源。
四、延伸与拓展
- 植物光合速率的变化:
-
从课件中观看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光合作用变化,思考植物是如何调整光合速率的。
-
植物生长特征:
- 教师结合学生所学内容,讲解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特征:
(1)白天更活跃,活动范围更大;
(2)夜晚停止生长或降低产量;
(3)光合作用的效率因光照条件而变化。
教师小结:
- 植物通过调整光合速率来适应不同环境条件,并且这些特征帮助它们更好地生存和繁殖。
五、活动评价与延伸
- 学生表现评价:
- 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变化观察到位,提出合理解释;
- 提出一些关于植物生长的创新问题并尝试解答;
教师小结:
- 这个活动帮助我们了解了植物如何通过光合作用调节自身代谢,并为后续学习相关知识打下基础。
板书设计
| 条件 | 光合速率(O₂固定量) | CO₂固定量(CO₂释放量) | CO₂释放量(CO₂吸收量) | O₂生成量(氧气) | O₂消耗量(被排出) | 总的光合作用变化(O₂总量增加或减少) | 结果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白天 | ... | ... | ... | ... | ... | |白天比晚上快,CO₂固定更多。
夜晚 | ... | ... | ... | ... | ... | - |夜晚比白天慢,O₂生成减少。
教师小结:
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调整CO₂的固定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,进而影响氧气的生成量和排出量,这为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能量和物质支持。
通过这个活动,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特征,还能培养观察、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。